深化改革,持續發展 — 專訪大同機械集團總經理黃耀

2021-07-22 07:59:46

編者按: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機械生產國,中國塑料機械行業的市場增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但是,近年來,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中國經濟發展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與此同時,中國深入推進的供給側改革繼續提速。面對這樣危機與機遇并存的市場環境,中國塑機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在哪里?在此潮流中,大同機械前進之路又指向何方?為此,我們專訪了大同機械集團公司的總經理黃耀明先生(以下簡稱黃總)。

編者:2016年,中國制造業整體都經歷了各種嚴峻的考驗,那么現如今大同機械的發展情況如何呢?

黃總:二零一六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PMI指數也屢創新低,中國制造業廠家都經歷了各種挑戰和壓力,但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內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從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接單和出機數量來看,都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與此同時,我們也清晰的認識到,目前國內外的經濟環境狀況仍不明朗,目前仍談不上已經進入復蘇狀況。而我們作為機械設備的供應商,仍面對生產成本高企、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價值鏈復雜度加深及經濟波動等挑戰,目前,我們更應該保持審慎的態度,致力于卓越和精益生產,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投入創新和產品開發的同時,積極做好供應鏈的優化工作,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性價比更高、備受市場尊敬的產品設備。要兼具創新(如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應用以至技術含量高的行業專機)及繼承傳統機械產品所應具備的要素(如可靠、耐用、精密和高性價比)而取得平衡,大同正計劃采用新的營運模式,以解決兩者在并行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內耗及矛盾。


編者:在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您如何看待塑料機械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該趨勢下,公司又如何順應趨勢,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黃總: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作為制強國的崛起令世界矚目,很多企業受惠于低廉的用工成本及經濟騰飛帶來的機遇中發展起來,然而由于缺乏長遠發展的策略,在經濟的浪潮中隨波逐流,過多的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和經濟波動周期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放緩,且在通脹貨幣政策、生產成本不斷攀升、海外市場低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很多塑料機械的客戶都面臨越來越殘酷的挑戰,甚至要倒閉離場。大同機械,作為一塑料機械的提供者,肯定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但企業的興衰關鍵還是在于企業本身駕馭又或是適應形勢的能力,適應的過程中,大同機械集團身處中國經濟大環境之中,可以說,目前我們融入的是一個新的經濟周期,一種新的經濟發展趨勢正在形成,在這種趨勢當中,會有一種新的常態出現,會影響到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在這時期,我們更需要一支能有危機感、想企業所想及反應迅速的管理團隊,通過他們的審時度勢,適時作出相關的業務決定,積極去面對和順應這種趨勢,更好迎接新的挑戰。企業需要為他們締造一良好的工作氛圍,即在組織架構及獎勵制度上作出相應的改善。只要在信息溝通、工作態度及員工的士氣得到夯實,企業才有前途。

文化石01_副本.jpg

編者:大同在技術、產品或管理方面有哪些主要的優勢或特點,會給行業帶來哪些不同凡響的體驗?

黃總:在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公司一方面加強對通用機型的升級優化,提升產品性能和穩定性,另一方面,繼續對行業及區域市場進行細分,并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力度。

以兩板機為例,公司2015年研發成功的第四代JSeII兩板機采用的獨家專利設計的六油缸均布直壓鎖模結構,可以有效地避免傳統兩板機容易出現的抱閘故障問題。第四代兩板機通過優化設計,大幅縮短了生產成型周期,其中鎖模干周期僅為6秒。在兩板機主要應用的汽車和家電行業,企業都面臨利潤不斷下滑的趨勢,所以對生產設備的性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而公司兩板機優異的性能可以切實的幫助客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近年來,東華兩板機產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得到提升,隨之而來的銷售訂單也屢創新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于2016年成功推出了五款1000噸以下兩板機并投放到市場,客戶反應良好。

在智能網絡化方面,公司最新推出的iSee4.0智能控制系統是在原來iSee功能基礎上的升級優化,將幫助客戶更輕松實現與機器的對話,掌握更詳細的生產情況,提升自動化流程監控和管理水平。

iSee 4.0智能控制系統,通過實時上傳機臺運行的工藝參數、質量指標、排產進度等關鍵數據,不管身在何處,通過手機、PC、平板電腦等終端,即可獲取所需的相關信息,第一時間查看工廠的設備情況、生產狀態、資源庫存等信息,真正為客戶帶來先進的網絡數字化生產。


編者:面對目前不太明朗的市場環境,公司近期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應對,那么,為了實現公司的發展目標,我們未來還有哪些規劃和策略?

黃總: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客戶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產品的需求量和產品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面對新的發展趨勢,我們不斷面臨很多過往所沒有遇到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然要融入一種新的革新力量以適應新的變化。革新必然會對我們目前的架構、傳統的經營模式產生一定的沖擊,但只有通過變革,才能打破舊傳統并得以重生,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變得強大。當然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過去的成功經驗,要認識到,傳統的內容對革新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過去的成功不應該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平衡這兩種觀念。因此,大同將繼續深化改革,一方面,集中部分力量以量產化的生產模式,去生產大噸位、批量化、標準化的傳統機型,通過傳統標準機型的穩定、耐用和可靠的性能,加上合理的技術配置去滿足客戶的生產需求,此外,大同通過優化供應鏈的管理及量化產能體現的規模效應,使我們更能為客戶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以利客戶能通過使用大同機械的產品在他們所處的市場中更具競爭優勢。另外一方面,由于用戶加工工藝的改進、原材料種類的增加、用工成本上升而導致客戶對塑料加工件后工序自動化需求增大;新興行業對設備提出新功能需求又會引導行業對個性化注塑機的需求更加明顯。因此,我們要順應這一市場需求,結合公司技術力量雄厚的特點,建立一支技術經驗豐富、應變能力強,并且具有強大的研發能力的隊伍,以更加專業的設計和研發手段,生產一些較小噸位、能快速滿足客戶需求的專用設備機型和定制化解決方案。

另外面對產品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我們也要審時度勢,要能夠掌握這種趨勢的發展,做到順勢而為,計劃方面跟得上,行動方面要迅速。在過去幾年,我們投入不少的資源在塑料制品/零件的智能制造和智能生產的研發,推出的isee智能控制系統已步入4.0版本,為客戶帶來先進的網絡數字化生產,按照客戶的情況和需要,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應用方案,取得客戶認同和肯定。此外,我們現已開展isee延伸至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執行系統的探討工作。

車間03_副本.jpg

編者:人才是企業的寶貴資源,在 2016年度優秀頒獎典禮上,集團就有6310周年的金牌員工,更有多達19名的20周年金牌員工得到表彰,對于這些公司優秀的人才資源,我們應該如何通過企業文化的構建來更大發揮這些人才的優勢?

黃總:人才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是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中國,很多企業把”以人為本”列入企業的文化理念,然而如何把“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真正落實到企業的日常工作中,讓企業每一個員工都能感覺到自己得到重視、尊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空間,能對公司產生發自內心的認同,卻是管理的難題。大同機械從成立至今,已經擁有比較悠久的發展歷史,也已經存在一些獨有的企業文化、習慣以及經驗的積累,這是我們企業過往發展的基礎, 公司很多金牌員工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大同,在大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工作生命,公司能發展到現在,他們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此,公司心存一份感恩之心,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考慮一方面如何利用企業已形成的優良文化、價值觀和老員工技術經驗,如何更好的關愛員工,培養有擔當、負責任有戰斗力的團隊及為他們締造一個良好愜意的發展空間。其中為他們提供新的工具和技能,使得他們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 更好地為企業出謀獻策,推動企業在風高浪急的經營環境中,持續發展前進;另一方面,面對復雜的競爭環境,為了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必須堅持改革,持續優化人才結構和精簡組織架構,不斷提升內部工作效率和盈利能力,接下來,公司會繼續招募和培養人才,為公司的發展注入新的力量,成為企業后續發展的動力,這也是未來5到10年公司對人力資源的要求。當然,公司也要注意到新生代員工成長需求,努力為員工創造一個發展的平臺,做到這些,公司就掌握了成功的鑰匙。


辦公室_副本.jpg

編者: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是近些年比較熱門的概念,針對這些您如何評價所處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黃總:“工業4.0”是德國政府率先提出的一個高科技戰略計劃,概括來說,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所引領的制造方式變革,即或是用物聯網、服務互聯網取代傳統封閉性的生產制造系統,讓傳統的制造變的聰明起來,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過程。

近年來,無論是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各種新的概念和新的革新不斷涌現,新的發展潮流已經形成,這種潮流勢必會對傳統的制造業產生比較大的沖擊。對大同機械而言,思考包括兩個方面,大同如何納入智能化制造及生產以提升自身的塑料機械制造和生產水平,好讓我們能為客戶提供更理想的產品和服務,盡管我們進行了一些探討工作,遺憾的是,業內目前可借用的個案及資料不多,估計進展亦不會太快。另一方面就是如何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合適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應用方案,過去,大同在塑料加工的自動化(即所謂工業3.0)方面,即從塑料加工機械控制系統的數字化控制到今天iseev4.0智能控制系統的面世,都體現我們在這方面的投入。然而最令我們擔心是客戶是否具備相關的認知和條件去用好智能化的大前提下市場所涌現各式各類的硬件和軟件,德國倡議的工業4.0是有其前提及理性基礎,德國制造業被喻為”眾廠之廠”,更是長年包括文化的積累,對完美,精確、規范等的執著和理性追求,成為了今天工業4.0的發展基石,這點相信是包括大同在內的中國制造企業首應學習和追求的?;诖?,大同將按客戶所具備的企業個性風格,提供適當的智能化方案。


編者:最后請您談一談對公司全體員工的要求和期望。

黃總:未來的經濟發展了充滿了未知,目前公司的發展、變革也處于關鍵階段,我們需要更多有心、有愛、有激情、有追求的同事與我們一起去探索未來。員工將自己的工作生命交予公司,將個人事業發展與公司發展融為一體,公司也將努力為員工提供更好工作平臺和發展空間,支持其事業的發展。





上一篇:2017年公司消防演習
下一篇:東華機械被授予“2017年廣東省優質節能技術(產品)”
手机在线看永久av片免费 久久久精品视频 在线观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最新 日本高清在线中字视频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